鍋爐水位計的水冷壁泄漏事故現象
1、汽包水位下降,给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,汽泵转速突升或超限。
2、機組負荷下滑,主汽參數下降。
3、就地打開爐膛看火孔可聽見泄漏聲,外漏時可見爐牆保溫層內呲水。
4、汽包上、下壁溫差增大。
5、引風機電流不正常增大,排煙溫度降低,左右側可能出現偏差。
6、煙囪冒白汽。
7、爐膛負壓波動(視泄漏部位、輕重不同)。
8、水冷壁金屬溫度測點可能報警。
9、汽包水位在泄漏嚴重時可能無法維持。
10、電除塵灰鬥下灰不暢,電場電流增大且擺動。
11、機側凝結水補水量增大。
鍋爐水位計中存在的錯誤操作、失職有哪些
大部分的鍋爐事故都是由人爲的錯誤操作引起的,因此規範化操作是減少鍋爐事故的根本措施。以下歸納出幾種常見的錯誤操作行爲並說明其危害
1.習慣性從拔火門處投煤;這種操作會讓爐內的冷空氣不斷增多,不僅浪費燃料,而且會增加不必要的排煙量,促使煙氣的流量紊亂。同時經常這樣操作容易使拔火門損害甚至報廢。
2.過水操作不當;循環水泵開啓過慢,鍋爐內水循環不暢,情形嚴重時會造成汽化事故。
3.省煤器運行受阻;鍋爐停止補水後,省煤器無法冷卻且水流不暢,壓力和溫度驟升。這類問題易演變成滲漏甚至爆管事故。
4.蒸汽鍋控制不當;操作時對水位監視不當,在鍋爐水位過高甚至滿水狀態,觀察不仔細造成判斷偏差。這類錯誤操作的後果較爲嚴重,鍋爐一旦爐溫過熱就可能産生燒傷、爆炸等重大事故。
5.鍋爐清理工作力度不夠;鍋爐長期清理不幹淨,沈積物無法排除並在二次受熱後形成更多水垢。爐壁在滋生大量水汙、鹽汙甚至腐蝕後,高溫作業時隨著壁溫過高,鍋爐鼓脹、變形,造成安全隱患。
鍋爐汽包雙色水位計的缺水事故的原因及預防
(1) 水位表玻璃板(管)上呈白色;或将铅笔棒形物或斜线板放在水位表后面,透过水位表观察,如看不到折线,而是连续的棒形物或斜线时,则说明水位表内已没有水了;
(2) 水位表静止不轻微波动,这种假水位现象,司炉人员未及时发现;
(3) 高低警报器和其它低水位报警信号装置发出低水位警报或信号
(4) 蒸汽流量大于给水量;
(5) 过热器蒸汽温度急剧上升;
(6) 锅炉房内嗅到烧焦味;
(7) 炉膛顶墙塌陷;
(8) 锅筒、炉膛、炉管等受热面过热变形;
(9) 上水时,听到省煤器有异样冲击或省煤器附近烟道突然漏水;
(10) 烟囱冒白色水汽烟;
(11) 发现爆管、胀口脱管。
發生缺水事故時並非上述現象全都出現,一般情況下,只有前三種現象,而無後幾種現象,則可能是輕微缺水,但不排除嚴重除水的可能性;如在前三種現象出現的同時,又出現後面幾種現象時,一般即認爲是嚴重缺水事故。
缺水事故的判斷和處理
缺水事故有兩種,一種是輕微缺水,即水位表雖看不到水位但鍋筒內水位尚未降到水連管以下,這時水位表中出現的是一種虛假水位。這可用關閉水位表汽旋塞的辦法,使水位表內蒸汽冷凝,形成真空負壓而將尚未降到水連管以下的水吸引入水位表內。這種方法通稱“叫水”。如叫水操作後,仍不見水位,說明水位至少已低于水連管以下了,很可能更嚴重,這時,就是發生嚴重缺水事故了。
如確認是輕微缺水事故,由于受熱面尚未“幹燒”,則完全可以進水到正常水位。如果原因不清,經上水仍不見水位時,或給水設備有故障時,則應立即停爐。如判斷是嚴重缺水,則應立即緊急停爐,並降負荷,關閉給水閥門。
處理缺水事故重要的問題是,在未斷定是輕微缺水以前和已確認是嚴重缺水以後,嚴禁向鍋內進水。
發生嚴重缺水而停爐後,待爐體逐漸冷卻,再對爐膛和其它處受熱面以及爐牆、鋼架等進行詳細檢查,如由于處理及時,不是十分嚴重缺水而無大問題時(如僅僅管子輕微變形),應查明和消除事故的致因,並在水壓試驗合格後投入使用;如過熱較嚴重,引起脹口滲漏、管子嚴重變形、鋼材嚴重過熱燒損時(必要時做金相檢查),則須檢查合格後,方可使用。
缺水事故的原因及預防
(1) 水位无人监视或运行人员不注意观察水位。
(2) 水位表未按要求及时冲洗,汽、水连管堵塞,运行人员又未及时发现假水位或未判断出是假水位。
(3) 给水自动调节器和水位警报信号装置均失灵;或水源中断、给水设备损坏。
(4) 排污阀严重渗漏及其它部位严重漏水。
(5) 排污时误操作:排污时间太长;运行人员未认真监视水位;排污后忘关排污阀。
針對上述原因,預防缺水事故的要點是:
(1) 加强运行人员的教育,增强责任感,提高处理事故的技术水平;
(2) 冲洗水位表及排污操作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运行操作规程;
(3) 给水自动装置及水位报警、信号装置需安排专人每班检查校对和调整维修;要防止过分和完全依赖自动化装置,运行中应加强维护管理;
(4) 运行人员应休息好,一般不应执行超过八小时的大倒班制度;
(5) 水位表安装位置必须正确,汽、水连管不能倾斜,以便真实反映炉内水位。水位表在运行中应加强维护管理,防止堵塞,出现假水位。